2015 年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 art basel Hong Kong 已经于 3 月 17 日完美谢幕,下面是本人根据个人喜好以及现场人气挑选的 Top10 艺术家及其参展作品。
Top1:80 后中国艺术家陈飞离开星空间正式加盟麦勒画廊,并展出新作《失算的猎人》,虽然漫画风格细节完美的作品不乏讨喜的嫌疑,但全新选材调色的这件巨幅作品深得我心,看过之后我都有了学习绘画的冲动。
Top2:印尼艺术家 Bagus Pandega 的动态装置作品,他以秘密为题,利用声音作为媒介,呈现事物的运动和光影变化,使作品更加立体丰盈,也增强了观众的好奇心,作品视频晚些送出。
Top3:日本艺术家 Kenji Sugiyama 带来的微型场景雕塑,他巧妙的利用反光镜把创作在一米多高的底柱中的场景,以无限纵深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的眼前;他创作在意大利面盒子,以及眼球模型中的作品也让人惊叹不已。
Top4:本届香港巴塞尔 3 楼一个角落,一家画廊的展位被游客挤得水泄不通,他们就为了近距离观赏来自澳洲艺术家 Sam Jinks 的超现实主义雕塑,两件作品大致是真人 1/2 的尺寸,作品逼真的好像随时要动起来的感觉,即使把眼睛贴在作品前观赏,也很难相信这是艺术家使用树脂、硅胶、颜料、人类头发制作的雕塑作品。
Top5:韩国艺术家 Myeong Beom Kim 以鹿为主角的装置作品,虽然不是展厅中最大最高的,但绝对是本届巴塞尔上最吸睛的一件装置,原本的鹿角被繁枝所替换,这些数不清的枝条被上百跟细线挂在了画廊的屋顶,整件作品有着令人窒息且压倒一切的美感。不过我更加偏爱他的另外一件小巧的装置作品,一件底端被替换成鹿蹄的拐杖,二者巧妙的结合给我内心带来一些说不清楚的触动。
Top6:巴基斯坦艺术家 Adeel uz Zafar 的绷带玩具作品,作品的创作方式非常独特,他首先在白色的塑料画板表面覆盖涂刷一层黑色颜料,待颜料干后用小刀一点一点进行刻画,他利用雕刻的深度、角度,以及其他雕刻技巧来创造出逼真的细节与光影效果。
Top7:中国艺术家毛旭辉带来的 2 件新作,以往单独出现的创作主题——椅子、模型、剪刀、飞鸟等等,在新作中被融合到一件作品中,超现实感与寓意更加的丰盈,强对比度的色彩结合他独特的绘画技巧,使这 2 件作品无疑成为艺术家转型期的经典作品。
Top:8:波兰女艺术家 Aneta Grzeszykowska 带来的行为艺术作品《Selfie》(自拍),她使用猪皮制作了一件自己的仿真模型,然后对模型进行分解与处理,并将过程用影像和照片记录了下来,一件给人震撼力极强的暴力美学作品。
Top9:1977 年出生的徐震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当代家之一,本届巴塞尔展出了他新作系列《光源》中的 2 幅重要作品,《光源》呈现的是世界各大美术馆里被照相机闪光灯拍摄下的诸多古典名画,这些仿佛来自游客便携相机里的、留有反光耀斑的“名画留影”,被艺术家以严谨的古典写实技法再度绘制出来,耀眼硕大的反光光斑带来粗暴的刺目感,它既似对圣物的无礼冒犯,同时又是一种顶礼膜拜。
Top10:旅法艺术家唐海文的画和朱德群、赵无极上千万的作品并列在德萨画廊的展厅中,我一向对超现实水墨提不起兴趣,但唐海文作品中充满禅意、大笔挥洒而成的画面却深深地吸引了我,作品中的这双眼睛仿佛穿越时间与空间,在和我的对视中向我创达出他坚定的信念。